发展新质生产力,职业院校当何为
供稿单位:科研发展中心 查看人次:195 发布日期:2024-03-31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首次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进一步凸显了新质生产力对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力和强劲推动力。作为肩负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等历史使命的职业教育,应全面认识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围绕新型劳动者的培养需求优化专业设置、改革培养模式,围绕新型劳动工具的快速迭代强化师资支撑、激发创新动力,围绕新型劳动对象的数智升级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国际交流,主动适应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变革。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高人才供给力
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是新型劳动者,是能够熟练掌握新型劳动工具和持续创造新型劳动对象的战略人才、应用型人才,其应具备更强的理论素养、职业技能、创新意识、数字化思维和智能化应用能力。职业院校须锚定新型劳动者的能力要求,强化类型教育特征,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数智化转型和系统性变革,切实增强适应性和便捷性,激发吸引力和创造力。
一是在培养方案设计上,坚持面向产业、聚焦数智,逆向设计、正向实施,以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培养为逻辑起点,以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达成为培养终点,系统梳理发展新质生产力衍生的典型工作任务,重构数智化绿色化课程体系。二是在教学资源配置上,打造好富含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绿色低碳等知识技能要素的专业课程;建设好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践基地和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应用好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好产教融合型数字化新形态教材,及时植入新理念、新技术、新标准、新方法。三是在教学方式革新上,要坚持“应用为王”,搭建“人人、时时、处处”可学的智慧化数字教育平台,不断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扩大优质教学资源供给共享;将人工智能技术贯穿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充分借助数字技术手段,深化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评价改革,赋能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
优化新专业结构布局,提高专业生命力
专业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基石,是培养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载体。职业院校须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新趋势、区域产业发展新方向和职业结构新变化,未雨绸缪、适度超前、因地制宜优化专业设置,重点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是处理好“新”和“旧”的关系。在优化专业设置时既要系统考虑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培育设置“新”专业;又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服务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目标,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的需要,对传统“旧”专业进行全面数智化、绿色化改造。二是处理好“内”和“外”的关系。既要充分考虑自身办学基础、师资水平、实训条件等内部因素,量力而行,科学设置新专业,切不可盲目跟风、为新而新、翻版照抄;又要立足区域产业布局实际,借力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协同合作机制,汇聚外部资源,确保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同向同行、实现同频共振。三是处理好“纵”和“横”的关系。应以《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为行动指南,既要深入剖析职业教育不同层级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逻辑关系,科学设置“中—高—本”贯通培养专业,助力调整人才结构,拓展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又要统筹考虑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打造“人工智能+”“绿色+”交叉融合型专业(群),构建中国特色工程师和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助力调整教育结构,满足新质生产力对各类型教育的需求。
加强有组织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支撑力
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和重要引擎。职业院校作为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的主战场,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一方面,坚持“四个面向”,开展有组织科技创新。明晰科研定位,将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摆在突出位置,把科技创新成果在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的应用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打造创新平台,积极搭建集科研攻关、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高水平“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形成职教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策源地;引导成果转化,着力打破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的耦合障碍,构建以破解企业技术难题为目标、推动攻关成果靶向输出的新模式,促进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变。另 一方面,强化师资支撑,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职业院校实施科技创新的关键主体。因此要精心引进教师,坚持柔性引才、“飞地”引才和全职引才相结合,积极营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良好氛围,着力补齐师资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的短板;要潜心培育名师,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搭建发展平台,完善培育机制,着力分类培养业务精湛、业绩突出的教学名师、科研能手、技能大师;要悉心评价教师,加快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完善职称评价标准,改革职称评价方式,科学设置评价周期,着力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要真心关爱教师,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的政治和组织优势,优化表彰奖励制度,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着力健全要素参与的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活力。
深化高水平合作交流,提高产业贡献力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职业院校要加强支撑产教融合的平台建设,围绕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重点产业链,与链主企业共同组建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助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作用,积极参与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要引入数智技术,丰富产教融合内容,发挥大数据优势实现对参与主体需求的动态分析,促进产教融合资源供给模式的优化与增效,提高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的精准度和人才培养的匹配度。要激发合作动力,以参与主体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资源开发、课程建设、教师培训、科技创新等方面深化合作,打造命运共同体。同时,还需深刻把握数字时代新特点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立足区域优势、支柱产业和人才需求,不断拓宽国际视野,打造国际合作平台,加强海外人才的引进和先进技术的引入,输出职教资源和标准,培养国际化人才和国外中资企业急需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高人才供给力
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是新型劳动者,是能够熟练掌握新型劳动工具和持续创造新型劳动对象的战略人才、应用型人才,其应具备更强的理论素养、职业技能、创新意识、数字化思维和智能化应用能力。职业院校须锚定新型劳动者的能力要求,强化类型教育特征,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数智化转型和系统性变革,切实增强适应性和便捷性,激发吸引力和创造力。
一是在培养方案设计上,坚持面向产业、聚焦数智,逆向设计、正向实施,以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培养为逻辑起点,以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达成为培养终点,系统梳理发展新质生产力衍生的典型工作任务,重构数智化绿色化课程体系。二是在教学资源配置上,打造好富含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绿色低碳等知识技能要素的专业课程;建设好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践基地和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应用好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好产教融合型数字化新形态教材,及时植入新理念、新技术、新标准、新方法。三是在教学方式革新上,要坚持“应用为王”,搭建“人人、时时、处处”可学的智慧化数字教育平台,不断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扩大优质教学资源供给共享;将人工智能技术贯穿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充分借助数字技术手段,深化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评价改革,赋能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
优化新专业结构布局,提高专业生命力
专业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基石,是培养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载体。职业院校须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新趋势、区域产业发展新方向和职业结构新变化,未雨绸缪、适度超前、因地制宜优化专业设置,重点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是处理好“新”和“旧”的关系。在优化专业设置时既要系统考虑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培育设置“新”专业;又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服务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目标,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的需要,对传统“旧”专业进行全面数智化、绿色化改造。二是处理好“内”和“外”的关系。既要充分考虑自身办学基础、师资水平、实训条件等内部因素,量力而行,科学设置新专业,切不可盲目跟风、为新而新、翻版照抄;又要立足区域产业布局实际,借力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协同合作机制,汇聚外部资源,确保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同向同行、实现同频共振。三是处理好“纵”和“横”的关系。应以《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为行动指南,既要深入剖析职业教育不同层级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逻辑关系,科学设置“中—高—本”贯通培养专业,助力调整人才结构,拓展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又要统筹考虑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打造“人工智能+”“绿色+”交叉融合型专业(群),构建中国特色工程师和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助力调整教育结构,满足新质生产力对各类型教育的需求。
加强有组织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支撑力
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和重要引擎。职业院校作为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的主战场,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一方面,坚持“四个面向”,开展有组织科技创新。明晰科研定位,将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摆在突出位置,把科技创新成果在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的应用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打造创新平台,积极搭建集科研攻关、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高水平“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形成职教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策源地;引导成果转化,着力打破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的耦合障碍,构建以破解企业技术难题为目标、推动攻关成果靶向输出的新模式,促进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变。另 一方面,强化师资支撑,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职业院校实施科技创新的关键主体。因此要精心引进教师,坚持柔性引才、“飞地”引才和全职引才相结合,积极营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良好氛围,着力补齐师资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的短板;要潜心培育名师,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搭建发展平台,完善培育机制,着力分类培养业务精湛、业绩突出的教学名师、科研能手、技能大师;要悉心评价教师,加快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完善职称评价标准,改革职称评价方式,科学设置评价周期,着力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要真心关爱教师,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的政治和组织优势,优化表彰奖励制度,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着力健全要素参与的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活力。
深化高水平合作交流,提高产业贡献力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职业院校要加强支撑产教融合的平台建设,围绕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重点产业链,与链主企业共同组建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助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作用,积极参与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要引入数智技术,丰富产教融合内容,发挥大数据优势实现对参与主体需求的动态分析,促进产教融合资源供给模式的优化与增效,提高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的精准度和人才培养的匹配度。要激发合作动力,以参与主体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资源开发、课程建设、教师培训、科技创新等方面深化合作,打造命运共同体。同时,还需深刻把握数字时代新特点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立足区域优势、支柱产业和人才需求,不断拓宽国际视野,打造国际合作平台,加强海外人才的引进和先进技术的引入,输出职教资源和标准,培养国际化人才和国外中资企业急需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
道虽远,行则将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将对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教学组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产生深远影响,职业院校须固守类型教育定位,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主动求变,改革创新,为教育强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作出职教贡献。
来源:《中国教育报》